燃财经(ID:rancaijing)原创
作者 | 唐亚华 苏琦
编辑 | 阿伦
距离第11个双11倒计时只剩1天,嘴上说着“盖楼盖到没朋友”的同学,依旧也没能躲过李佳琦的“买它买它买它”,早早做好了剁手的准备。收藏、加购、付定金、分享购物清单,可能是不少人最近的写照。
同样口是心非的还有商家,他们也一边吐槽规则越来越复杂、利润越来越薄、中小商家得不到资源倾斜,一边提前两三个月开始定战略、做营销、加库存,备战双11。
今天,燃财经采访8个品牌的电商负责人,聊了聊他们在多年的双11大战中的博弈之道。他们中,有眼看着引流无望,偶尔不赚反亏,只能佛系重在参与的中小店铺;也有久经沙场、早已将流量把玩得如鱼得水的营销老兵,小红书、Vlog、李佳琦,一个不落全部踩中。
只不过回首过去,他们也有倒不完的苦水和不甘轻易示人的踩坑经历。他们中,有的人第二年双11就因为优惠券的漏洞惨亏300多万;有的人勤勤恳恳提前保价、选择性上货,巧妙搭配引流型和利润型产品,却被平台的硬性规定逼得几近颗粒无收。
在残酷的双11排位赛里,大品牌"割肉”竞价,小品牌有心无力。但即使是微赚或亏本,大多数商家还是希望搭上双11这个巨型流量快车,刷一波营销,赚一批转化。
以下,有双11商家的众生相,也有11年心酸的血泪史。
第二年参加双11就遇到一个大坑,亏了300多万
李齐 | 某母婴品牌市场负责人
我们店铺在参加双11的第二年就遇到一个大坑。因为运营设错了优惠券,一晚上被羊毛党薅去300多万。
跟过去几年相比,现在参加双11的门槛是越来越低了,基本上新开一个天猫店,只要做的不是特别差都可以申请上双11。2013年那会儿,我们只有一两款商品达标,业绩做得不够,连店铺都报名不了。
双11现在门槛降得这么低,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用户体量已经足够大,千人千面的机制已经比较成熟,肯定是希望品类越来越丰富,尽量满足所有的客户群体。另外,每个品类可供挑选的款式商品越多,挑出高品质商品的可靠性就越大。
门槛虽低,想要做好却越来越难。2013-2015这三年,因为母婴童鞋的类目比较垂直,国际大品牌都没进场,淘品牌做得还算比较滋润。从2016年开始,双11虽不至于不亏损,但考虑整个10月、11月,加上双11人工的增长以及退货率(我们是20%出头)造成的库存积压,整体算下来想要挣钱还是比较难。
而且,以前只有PC端的时候,流量入口就一个搜索、一个会场。现在电商的流量已经非常碎片化,内容端、直播端,要指望像以前一样打一个爆款肯定不行,所有的细碎的流量入口都要抓。我们第一年做双11的时候只要做10张图,今年我们要做300多张。
现在整个阿里的流量都很贵。比如双11的主会场有很多品牌展示,玩游戏可以领券,不同的环节价格不一样,对应的人群也不一样。去年我买了七八万块钱,那是最便宜的五环。还有双11直播的曝光,官方会请一些明星站台,今年母婴类目就有一个挺火的妈妈明星,6万块钱口播五分钟。
消费者其实这么多年参加完之后,越来越理性了,大家更多在这种大促的时候,买一些自己平时想买或者没买的奢侈品或者大品牌。一般的商家会开始把双11看做一个很平常的活动,投入也相对比较少。
至于2选1这个情况,一定会有的,反正平台的流量是自己的,怎么分配是它们自己的事。原本是阿里、京东,现在拼多多也加入了战局。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选,但是拼多多有一点比较好,就是它会把自己的姿态放得特别低,会给你想很多方法,比如把店铺名改成专卖店,或者干脆把店铺隐藏掉,让你搜起来看不到店铺。
不管怎么样,我们商家,做好自己,本分做生意就行了。
双11的玩法,是平台、消费者、商家三者的博弈结果
Kin | pidan电商负责人
我2016年入职pidan做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双11,过完国庆节入职,立马就开始上手准备双11。那一年我们还只有淘宝店,没有天猫店,那年双11当天做了不到10万的交易额,现在回看数字肯定不高,但当时对于整个团队来说有很正向的刺激,感觉这个年度大考至少没有留下什么遗憾。
在pidan之外,看整个双11也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家都会把目光放在11月11日当天,想让成交额在这一天爆发。其实,天猫从10月20日就已经正式开始预售,前期都是在蓄水。
也就是说,商家所有的准备动作都要在10月20号之前准备完,包括选择商品,敲定一个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对商家来说不至于亏本的价格,然后通过宣传盘活新老粉丝,再根据店铺平时的流量预估销量,然后预付押金订货,预约仓库等。
双11的规则其实是在消费者、平台、商家的博弈中一年年变复杂的。在消费者端看到了很多的反馈,但从一个卖家的角度出发,我其实可以理解平台这样做的目的。
早期的双11可能就是全场五折,当时整个线上购物是以快消品类为主,本身利润率高,五折压力也不是很大。但随着电商生态的丰富,线上突然什么都可以卖了,电器、生鲜、文玩,甚至还卖起了房子。不是每个行业都能去做五折,如果这时候要统一五折,部分商家会选择去提高标价,活动就会失去公信力。平台考虑到这一点,就有了复杂的满减玩法进行妥协。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会觉得复杂的就是平台给出的激励,比如今年的喵币盖楼。但是我觉得消费者没有立场去抱怨平台,今年双11平台已经拿出了20亿的补贴,就看消费者愿不愿意用自己的时间来换钱。当然,也许明年有更好的跟消费者互动的方式,因为5G来了,我们也非常期待未来有没有更简单、更有创意的方案。
还有预售的玩法,我觉得对商家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改进。一些大家电的品牌,是没有办法提前一个月去备货的,因为他们的东西体积又大,生产线也比较复杂,需要多个上下游的供应商非常紧密地配合才能做到。预售让用户少付一点定金,然后等到双11把尾款付了,厂家只要确认哪些是第一批发货的就行。商家可以通过预售期的销量来预判订单量,不会出太大差错。
每年各个季度其实都有不同的打折力度,店家自己也有一些促销方案,但我们依旧选择坚持参加双11,是因为它已经完全抢占了消费者的心智,如果商家要描述一个商品的价格很划算,可能直接就会跟双11的价格进行对比。
在平台和消费者双重期待及压力之下,部分商家们对于双11的诉求也开始变得不一样,比如说有些商家今年的KPI就是想要一个漂亮的流水,有的是想趁热闹把品牌介绍给更多消费者,这就需要在营销端发力。
有些商家会在双十一期间买各种广告,站外有投放,在电商领域内同样会有各种各样的广告投放。比较下来,举个例子,投放电梯广告可能没办法带来直接的购买转化,销售数字上没有那么明显的感知,但电商广告的反馈更直接,后台就能看到转化率,当这个数字没有那么好看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心里一下子失去失衡。但作为商家或者电商运营,你没有办法去指责平台,也没有办法去怪消费者不配合,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最重要的事情是当流量进来的时候,你必须要能接得住,在平台、消费者和自己的利益博弈中,尽量找到最好的那个结果。
几次踩准营销风口,才有了销售额的5倍增长
Kelvin | AMIRO市场负责人
AMIRO品牌成立于2016年,是聚焦于美妆美容仪器的国货新品牌,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发打磨,在2017年的9月正式上线开售。
AMIRO在2017年刚进入市场的时候,产品比较贵,一个智能美妆镜可能要近一千块,那一年还不是一个特别消费升级的年代,当时的双11只做到了100万销售额。2018年AMIRO在产品结构上面进行调整,除了高客单价的镜子,还有中高端的500块的智能镜,还有一个200多块的入门款。
在2017年年底刚起来的时候,AMIRO在小红书做了很多网红的内容营销,当时创业公司其实钱也不多,不敢广撒网,只能挨个去刷,觉得形象好、符合用户人群定位的女生就去合作。
2017年化妆镜在天猫还是一个新的类目,没有任何的排名,也没有得到任何的重视。到了2018年,化妆镜的搜索词基于我们在小红书的铺垫,开始慢慢有了曝光度,天猫也意识到美妆工具是一个增长潜力比较高的行业,所以特意设立了一个类目,并让我们进了主会场。那一年的双11我们就已经有差不多5倍的增长。
这也多亏了我们在那一年踩中了小红书这个风口,它上面美妆爱好者居多,然后又是高净值高收入高消费人群,刚好跟我们产品的社交属性很像。
同时,AMIRO在2018年5月找了欧阳娜娜进行联名合作,出了一个“娜比粉”化妆镜,也经常在她的Vlog里面露出,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Vlog又火起来了,AMIRO又一次踩准。
今年AMIRO的目标是千万销售额,其实也是得益于另外一个风口——直播。
2018年的双11晚会之前,李佳琦跟马云做一个比赛卖口红的直播,也算是他成名作之一,当时直播时放在他俩面前的白色化妆镜,就是AMIRO。团队在今年年初就开始去接洽他,让他来帮AMIRO做直播,之后固定每隔一个季度就会合作一次。
为了踩准每一次风口,我会要求团队的人包括我自己,什么APP火就玩什么,包括之前刷屏的ZAO等等。然后分析是不是我们的目标受众可能会刷的,他会什么时候去刷,然后进行倒推,去触达他们。
参加双11活动,对我们店铺影响不大,不管涨粉还是销售,都是相当于把我们20天左右的量集中到1天了。但是不参加,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生怕落下什么,就随波逐流参加一下,也没啥坏影响。
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双11别指望干一票就走
金勇 | 艺福堂茶业总经理
每年双11,我们会根据市场的流量做不同的准备。今年我们在8月就成立了项目组,做了全员动员,打算在去年的基础上再提升。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双11备战的整体节奏都提前了,总共一百天的时间里,前60天我们更注重营销策略,后面40天落实备货。
艺福堂作为茶类目的商家,日销已经相对比较稳定。我们有上百万粉丝和1400万的购买客户,应对双11单日的客流高峰,我们会在前期做老顾客进店引导、预售,同时也会为新客户做好售前服务,引导他们收藏、加购、领券,双11当天付款就OK了,我们的策略是把工作做在前面。
从目前的预售看,今年的订单量比去年好,虽然在消费者宣传层面大家感觉双11消费的热情在下降,但在我看来,消费者只是没有再去公开晒或者表现什么了,但他们的购买力和关注度丝毫没有打折。
有人说双11为什么不能像过去那样好好打折,非要把规则弄得那么复杂。其实从整个流程来看,双11的规则是趋于简单化的。前期的预售,后期的预热,前后20天里,商家可以通过客服聊天小程序、机器人对双11的优惠规则和购买方式做推送和介绍,让消费者更加省心和便捷地选购到他们需要的产品。比如艺福堂每年双11都会出预售的攻略和双11当天的购买攻略,帮助消费者快速厘清双11的玩法和游戏规则,建议消费者双11买什么最划算,怎么买最优惠。
有的商家对双11的期望值比较大,亏了会有失落感,这其实要看商家对双11的定位。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要指望干一票就走。双11是品牌商家的竞技场,每年都会成就新的品牌。商家可以借助双11的势能实现品牌的提升。比如刚上的品牌,需要拉新,折扣力度或其他的资源投入会大一些,短期看盈利不是很大,但通过后期的品牌运营维护,持续给客户关怀,便可以提升品牌价值。
双11大促活动的拉新、转化的能力很强,借助兴趣-认知-购买-忠诚的消费者运营链路,我们可以做很多前期传播和引导,在消费者的整个消费链路里增加品牌曝光和感知。
对于艺福堂来说,则是将双11作为回馈新老顾客的重要契机。茶作为生活必须品,每天都要喝,双11就是老顾客囤购口粮茶、新顾客尝试购买的时机,尽量去满足新老顾客的多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