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重塑产业功能区领跑成都新经济

来源:东方头条编辑:中经财讯网2019-12-17 12:30:57分享
摘要: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先导力量,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城市经济地理的重构,更映射出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成都产业功能

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先导力量,其发展历程见证了城市经济地理的重构,更映射出城市发展理念的巨大转变。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重塑产业经济地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决策;同时,也是克服“大城市病”,避免区域发展同质化竞争的治本之策。产业功能区建设是成都在经济组织方式和城市发展方式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是对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重大调整。而这,正是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产业功能区发展沿革

改革开放40年来,成都产业园区从东郊工业区起步,发展到遍布市域的116个工业园区,再到整合为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从低成本、低门槛、高补贴集聚产业的工业集中区1.0版本,到以优惠政策引导和产业补贴吸引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的高新区2.0版本,再到以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为导向的3.0版本——产业功能区。

2017年7月,成都开启新一轮革命,在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将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通过建设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复合产业功能区,实现小尺度空间的区域性产城融合,将降低长距离交通出行比例,减少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占用,从而增强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

2018年1月举行的产业功能区建设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着眼于高点定位系统谋划,提出“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总体思路。5月的第二次会议则明确战略目标精准施策,提出以“人城产”逻辑推动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营造产业生态、创新生态、生活生态和政策生态。8月的第三次会议上,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总体规划基本完成,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功能区建设的战略方向和实现路径。

2019年2月第四次会议提出,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是精准产业定位、提升产业显示度的“迫切需要”,要秉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的理念,塑造未来城市新形态。9月18日第五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四个“鲜明”——鲜明“治本、转型、提质”导向,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鲜明“建链、强链、补链”导向,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鲜明“集聚、集成、集约”导向,创新构建城市核心竞争优势;鲜明“专业、精准、效率”导向,持续推进管理营运体制机制创新突破。

两年间,随着会议渐次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从认识论到方法论,思路愈加清晰;从战略谋划到战术推进,局面已然打开;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创新,内涵日益丰富,产业功能区建设被称为“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革命”。

新布局促进经济发展

成都产业功能区建设按照“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保障在机制”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从顶层设计来看,目前已经完成产业功能区科学协同布局,将构建“5+5+1”产业体系——“16+1”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三级支撑体系。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一个特色产业先进要素的聚集区和一个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社区,成都产业功能区在布局上体现了全局统筹性和专业性。

天府新区布局天府中央商务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文创城,三个产业功能区成为支撑城市全域发展的“四梁八柱”;锦江区布局成都中央时尚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锦江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功能区;金牛区沿天府大道、金牛大道“两轴”规划重构现代都市工业、天府国际商贸商务、环交大科创文创三个功能区;武侯区努力推动三国文创、华西坝大健康(金融)、武侯电商三大产业功能区成规模、见效益;成华区精细制定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东客站枢纽经济功能区“精品商贸”“特色会展”“大健康”、东郊文化创意功能区“音乐影视”“数字娱乐”等主导产业“两图一表”,聚焦主导产业推动集聚集群发展;高新区布局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天府国际生物城、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新经济活力区。这些功能区以点带面,将有力促进成都经济发展,带动西南区域经济活力。

多举措引领项目落地

成都聚焦产业核心,全面落实“两图一表”项目招引促建。今年上半年,成都产业功能区新签约引进397个项目,总投资5126亿元。其中产业化项目315个,总投资4267亿元。

其中,天府中央商务区聚焦总部经济产业形态;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以京东方等核心龙头企业需求为导向;成都轨道航空产业功能区以成飞工业等核心龙头企业为引领;成都新经济活力区聚焦5G通信产业细分领域;崇州天府优质粮油融合发展功能区聚焦农商文旅体11类融合发展业态。

成都聚焦创新功能,全面落实“校院企地”创新平台建设。先后开展“校企双进”系列活动20余场,共组织670余家企业与6家高校院所的617项科技成果对接,促成131个项目签约。

其中,成都科学城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布局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天府国际生物城百年壹号研究院依托四川大学和华西医院国家新药创制综合大平台;成都医学城着力打造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创新药物研究与转化平台、四川大学基因治疗公共技术研发平台、药明康德GCP临床试验中心等生物医药公共技术平台;成都中国川菜产业功能区聚力推动川菜食品产业数字化升级,促成阿里巴巴数字化产业带落地,利用电商销售大数据推动区内企业实现产销精准对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产业功能区将愈加完善,在提升成都经济发展方面作出积极贡献。这部产业功能区的“进化史”,将不断书写关于塑造城市未来新形态的成都方式。

相关阅读

新闻总排行

图片新闻

本月排行

@copyright 2016 - 2019 http://www.fhcjwa.com/ 丰和财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