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财政收入持平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

来源:东方头条编辑:中经财讯网2020-01-13 11:43:11分享
摘要:企业通过营业执照智能登记操作系统进行住所承诺后,15分钟即可拿到营业执照深化报告解读改革报告原文: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

企业通过营业执照智能登记操作系统进行住所承诺后,15分钟即可拿到营业执照

深化报告解读改革

报告原文: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17.1亿元,增长0.5%,完成调整预算的10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31亿元,增长0.3%,完成调整预算的100%。——预算报告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上年持平。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对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项目支出分别按照3%和10%的幅度压减,推动全成本预算绩效改革向公用事业、转移支付、行政运行等领域拓展。——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解读:“我们要全面辩证地来看待一年以来北京的财政收支情况。”北京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解读说,一方面,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在给北京企业和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财政空间在逐步收缩;另一方面,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环境下,本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在双重压力下,财政空间逐步趋紧。

如何实现收支平衡?

“三公经费”继续压减6.7%

根据预算报告,去年北京财政收入完成5817.1亿元,增长0.5%,新增减税降费约1800亿元。总的看来,新的一年,北京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但财政收入形势较为严峻,收支平衡压力将更为突出。

去年一年,北京在地方权限范围内顶格实施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减征房产税、资源税等“六税两费”,实现本市自行设立的涉企项目零收费,并下调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缴费标准等等。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800亿元,大大减轻企业和居民的负担。

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本市在财源培育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有针对性地实施新一轮优化纳税营商环境15项措施,研究“1+N”财政支持高精尖产业政策,增强对优质税源企业的吸引力,为财政收入中长期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北京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是不变的,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重点行业稳定发展,也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较好基础,只是受一系列减收增支因素叠加影响,2020年财政收支矛盾将依旧十分突出。”据市财政局分析,上年部分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和清理历史欠税等一次性增收因素,对收入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从财政支出形势来看,今年各领域对财政资金需求很大,包括支持“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大基本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等等,都需要予以重点保障。

在这一背景下,今年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三公经费”还将再度压减。根据财政报告,“三公”支出预算安排7.4亿元,下降6.7%,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5亿元;公务接待费0.3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6亿元(其中,购置费1.4亿元、运行维护费4.2亿元)。

“紧日子”怎么过?

一般性支出将压减3%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与上年持平”,这也意味着,财政收入增速今年将实现“零增长”,各级政府部门过“紧日子”的思路将贯穿始终。

政府部门的“紧日子”怎么过?据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今年全市将梳理应由市政府保障的事项,建立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清单,按要求提交市人大审查,并强化各预算单位主体责任,加强各领域政府投入责任的分析论证。在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积极邀请人大代表及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参与论证,合理确定政府投入的范围、方式和保障标准。

另一方面,今年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按照3%的比例压减各部门一般性支出,按10%的幅度压减部门非重点项目支出。另外,还将严格控制各部门的资产购置更新,原则上两年内不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办公设备配置标准;要求强化资产内部的调剂调拨,推进大型设备共用共享,除按全市统一部署更新购置办公设备和软件外,各单位自行购置办公类家具、设备等资产的原则上不安排追加预算。

根据财政报告要求,在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项目支出的基础上,同时,全市将统筹资金优先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落地,适度向城市运转、民生等重点领域倾斜,原则为“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压一般性支出、促高质量发展”,如教育支出今年安排382亿元、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27.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205.5亿元、交通运输支出安排304.2亿元等等。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在过“紧日子”的同时,今年全市还将继续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让企业和老百姓有更强的获得感。而与此同时,本市也将积极扩宽税源,培育涵养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财源。

“也将更好地利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以PPP、产业基金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更好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首都发展。”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文/本报记者 林艳

政府再造服务流程 企业将实现“无感审批”

报告原文:以“办成一件事”为目标,聚焦解决企业、群众办事创业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再推出一批“一件事套餐服务”。建立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撑的政务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开展“秒批”“无感审批”等智能场景应用,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办、1000项事项移动端办理。

——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解读: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冀岩表示,今年,本市将深入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的问题;探索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告知承诺制度,提高登记效率和便利度。

近两年来,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新政频出。新办企业的办理时间(全办好)持续缩短,由2017年前的24天,缩短至2018年的5天、2019年的1天,今年将奔向“智能审批”。本市企业开办提速得以实现的背后无处不体现着各部门的协同联动,更是政府服务流程的再造。

北青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截至目前,本市已实现市财政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备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登记证)、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房地产经纪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备案)、市文旅局(旅行社服务网点备案登记证明)等涉企证照事项的“二十六证合一”,部门间共享各类登记备案信息达300余项,实现了“让信息跑路代替企业跑腿”。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已先行先试上线了营业执照智能登记(住所承诺)系统。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登记科科长刘若介绍,长期以来,住所(经营场所)都属于企业登记注册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已成为企业投资创业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营业执照智能登记(住所承诺)系统是以“e窗通”服务平台为依托,以风险度较低的科技、文化类“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为切入点,通过开发“身份识别”“自助填报”“自动审批”等功能模块,实现企业无需提交房产证明等材料,无需跑腿办事大厅,15分钟内申领营业执照。

今年,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将在“智能登记+承诺制”模式试行成熟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变更业务,努力实现更大范围商事登记的“智能审批”服务,让更多企业获利。

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去年8月,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在全市率先试点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企业登记注册,实现“区块链+企业登记”服务新模式。海淀区市场监管局登记科负责人张陆介绍,采用区块链技术后,企业无需递交任何住所文件,提交住所地址后由系统即时生成一张数字存证证书即可搞定,为企业减少30%的材料提交,压缩后台审批时长40%,企业最快10分钟就可以领到电子营业执照,做到了减材料(方便企业)、少跑路(方便产权人)和提效能(智能审批)的三方共赢。

文并摄/本报记者 王薇

亮点

城市体检15项指标提前达标

报告原文:开展2018年度城市体检,15项体检指标提前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解读:本市在首次城市体检工作基础上,2019年组织第三方团队持续开展2018年度城市体检工作,对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018年是新版总体规划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在年度可体检的97项指标中,95项指标按照总体规划确定目标取得了较好进展,特别是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社会劳动生产率、PM2.5、重要江河湖泊水质达标率等15项指标提前实现了2020年规划目标。首次城市体检发现进展缓慢、提出需重点推进的7个指标也已扭转增量发展趋势,实现减量拐点,减量提质发展取得切实成效。

在人口、建设用地“双减”的同时,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实现“双升”。加大自然资源保护力度,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实现对全域全类型自然要素的统筹管控,城乡建设用地进一步向开发边界内集中,总体规划刚性约束作用进一步强化。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成立

报告原文:进一步理顺北京西站等站区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解读:2019年最后一天,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本市火车站场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据悉,为进一步理顺站区管理体制,全面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经中央编办批准,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组织协调本市重点站区的管理服务工作。不再保留北京西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北京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南站地区管理委员会和北京西直门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日前透露,2019年,副中心工作的体制机制进行了重大创新,“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正在逐步实现,这是各项工作取得进展的重要保证。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丰台、大兴创建“国家卫生区”

报告原文:研究制定公共卫生体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高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着力推进丰台、大兴创建国家卫生区。

——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解读:“国家卫生城市(区)”是我国城市卫生管理工作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城市品位、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的集中体现。评选为“国家卫生城市(区)”并非易事,首先评选的指标“多维衡量”,包括健康、教育、市容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等。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在大兴区的镇街层面,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工作方案,支持“创卫”。比如大兴区采育镇,就将“创卫”与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同步进行。

“文明城区与卫生城区考核指标重叠率较高,采用文明城区与卫生城区共同创建模式,可在宣传、迎检、督查等环节切实减少人、财、物的重复投资。同时,采用创城创卫模式可使创建工作持续升温,营造创建氛围,不断增强各部门重视程度,形成‘1+1’大于2的创建体系。”大兴区采育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丰台区王佐镇曾获得2018年国家卫生乡镇荣誉称号,也是丰台区唯一获得这个称号的乡镇。通过“创卫”,镇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生态与居住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彻底改变此前脏、乱、差的面貌,居民医疗水平和健康水平也得到相应提高。

“从创卫以来,我们提出了‘多栽树为子孙留一片绿荫’的朴实理念,同时注重疏解整治提升一体谋划,切实把留白增绿纳入工作重点。目前,王佐镇生态绿化覆盖率已经达到了63%。”王佐镇相关负责人说。

文/本报记者 蒲长廷

相关阅读

新闻总排行

图片新闻

本月排行

@copyright 2016 - 2020 http://www.fhcjwa.com/ 丰和财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