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马云在杭州提出了“新零售”这个概念,认为未来没有电子商务,只有新零售,于是,“新零售”一时间迅速传播,与新零售相关的公司也应运而生,如盒马鲜生、便利蜂、小米体验店等。
与此同时,传统书店行业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不断陷入挣扎,淘汰和迭代的循环中,在新零售环境下,传统书店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生存模式及盈利空间,即便如此,也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那么,在新零售趋势下,传统书店该如何入局呢?
一、零售本质:人、货、场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零售的本质是人、货、场三者的有机构成,人是消费者,货是商品, 场是连接人与货的纽带,这三者是零售的基本要素。
零售三要素
围绕着零售三要素的解析重构便是新零售,新零售就是通过大数据,以更高效,更精准地向顾客提供服务,达到销售为目的。
Costco(好市多)超市通过付费方式向目标客群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吸引了大量客流及复购率;小米之家通过线下开店,使顾客在互联网上无法体验信息技术得以实现,最终获得消费。盒马鲜生以销售生鲜和制作为一体,节约了“货”中的流通成本,从而低价销售给顾客。
如今,传统书店也在不断创新,探索新的零售方式,在“人”、“货”、“场”中寻找突破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与“场”的重构:传统书店一般都选址在学校、社区等租金相对低廉的地方,而现在大都走进了客流量较大的商场,以此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促成消费。
“货”的重构:现今大多实体书店都不约而同地融入图书以外的文化元素,有咖啡馆、文创产品、作家签售活动等,丰富了书店单一的图书模式,更加迎合读者的需求。
在新零售环境下,涌现了许多知名的实体书店,国外的茑屋书店、台湾的诚品书店、重庆西西弗、成都言几又、北京单向空间、上海钟书阁、广州方所等等,每个图书品牌和而不同,都走出了自己的风格。
近年来,西西弗迅速在国内各大城市开出200多家实体书店,成为名副其实的民营连锁书店第一品牌,其统一的门头风格具有极高的可辨识性,单体面积定位在500-700平,短小精悍更容易迅速扩张。
言几又作为拥有60余家门店的民营连锁书店,则走出了与西西弗相反的风格,选址基本定位在一线城市,连锁而不复制,大店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小店多点开花,在对书店理解上更强调文化生活体验空间,将书店融入更多的文化内容。
单向空间在著名学者许知远掌舵下,更有文化号召力和书店传承使命,它注重文创品牌研发,其设计团队发明的《单向历》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日历之一。以文创养店,店传文化的模式,单向空间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书店生存模式
上海钟书阁以全国最美书店之名,迅速在各个城市扩店,逢开业必成打卡之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书店。
由此看出,实体书店的每次创新都是对新零售环境下的一种变革,也是对消费者需求的一种迎合。二、实体书店外在环境的困局
即便如此,实体书店依然存在着强大的生存压力,其压力既有自身的制约因素,也有外在的环境影响。
信息多元化,书本已经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在21世纪信息集中爆发的时代,人们每天要获取太多的信息知识,还要不断应对信息的迭代变化,于是及时,易消化的知识获取方式成为人们最迫切的需求,快文化时代应运而生。
很显然,通过书本获取知识明显不能满足当下消费者快文化的需求,而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满足了这个时代的阅读方式。人们更愿意在有限时间内阅读更快、更高效的知识内容,图书行业在这种大环境下步履维艰。
图书渠道多元化,实体书店已经不是购买的唯一渠道
在不考虑信息获取方式前提下,实体书店依然面临着各种图书销售渠道的竞争,包括电子商城,电子书和手机阅读软件等等。
面对这些竞争对手的制约,实体书店想要成功突围,首先要思考行业的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以及读者的消费痛点在哪里,找出合理的生存策略才能吸引更多读者消费,从而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影响读者三大消费因素
从以上图表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读者的三大消费因素为体验感、低价和便捷,图书行业的三大销售渠道中,实体书店、电子商城、电子书(含手机阅读软件)各自解决了读者的两大消费痛点,相反,也降低了读者的其中一个消费需求:
实体书店的竞争优势在于便捷性,体现在顾客逛书店时看到喜欢的书可以立即购买,无需等待,而体验感,体现在卖场的环境渲染和纸质书的仪式感,让读者更愿意进店消费,但高昂的租金成本导致了实体书店的定价成为劣势,从而流失部分读者消费;
电子商城的竞争优势为低价和体验感。因电商无租金这一大成本,导致图书定价更低,随着物流体系的完善,电子商城便捷的劣势也将逐渐缩小;
电子书成为了新兴读者的阅读方式之一,其小巧便捷便于携带,更能利用碎片时间阅读,而且电子书阅读成本相对较于低廉,阅读后的图书不占实体空间,但缺少了纸质书的仪式感。
由此可以看出,实体书店若想占有合理的定价策略首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门店空间环境中加大渲染,抓住读者的消费欲望,而在低价劣势中,需要寻找更合理的定价策略,解决读者的消费痛点,才能揽住更多的读者进店消费。三、实体书店外在环境的破局
针对实体书店的低价劣势,我认为不应直接折扣参与对抗,而是通过增加附加值和图书换购来间接进行低价竞争,具体如下:
1、设计独有的附加值实行差别定价
在众多商品中,图书最为为特殊,因其产品编号与价格明码标注,读者很容易在各种渠道寻找低价的图书,在不考虑时间成本情况下,读者更愿意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图书。而在没有租金成本的图书电商下,价格战成了它们的竞争优势,这就导致2018年整体图书行业销售数量在上升,总收入同比却在下降的原因。
在定价相同,内容相同的同一图书品类下,实体书店到底应该怎样打价格策略,才能应对电商的冲击。我们不妨先看下其它行业的价格策略。
在汽车行业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款车型往往有很多不同价格,豪华款要比舒适款高出几万甚至几十万不等,相对应,豪华款的附加值产品也比舒适款多了许多。
这个价格差中汽车厂商正是赋予了更多的附加值产品,同时满足了大部分市场人群,收入高的人群购买豪华款,收入低的则选择舒适款。而这些多出来的价格却不等于附加产品成本,也就是说豪华款的汽车利润会比舒适款利润更高
同一车型通过附加功能获取更多利润
通过增加附加值产品能够丰富客群,定位高端客户,提升利润,这也正是价格的一种定价策略,那么图书行业是否能够借鉴参考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增加更多的附加值产品不仅能够提升利润,还能有效地避免与电商的低价攻势直接对抗,混淆读者对图书价格的认识。
尽管实体书店在新零售中,增加了对“货”的认知,在图书基础上丰富了咖啡馆,文创产品等文化内容,但它们无论是在分类还是陈列上依然是割裂的,尽管有类似的小范围相互关联。
在分类上图书和产品应以一个切入点进行综合分类,例如以客群分类,可以分为文学青年,商务精英,智慧儿童、时尚达人、艺术达人等等。
在明确分类后,将图书与产品进行陈列包装,折扣销售,例如将厨具与食谱陈列在一起,购买厨具赠送一套食谱;将商务笔记本套装与工作效率图书进行陈列,折扣销售;时下热门的话题《长安十二时辰》主题陈列,唐朝的文创产品与图书捆绑销售等等。
2、通过图书换购增加复购率
新零售环境下,“人”依然是本质,在有效的客流环境下,如何提高复购率便是重中之重,各大实体书店纷纷推出会员卡制度,以期捆绑消费者,达成复购的目的。下面我将阐述另一种增加顾客复购的方式。
通过前文我们得知电子书的一大优势在于图书为电子形式,阅读完后不占实体空间,对于热爱阅读,又不愿意占用有限空间的读者来说,电子书无疑解决了这类人群的一大痛点。
那么实体书店怎么解决读者的这类痛点呢,我们不妨看下手机行业是如何解决顾客的痛点:
现今,手机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人们基本离不开手机,几百元至几千元的手机百花齐放,但即使这样,每个人也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如果想刺激消费者消费更多的手机,商家们想尽了各种办法。
在很多商场中我们都能看到有一组手机回收机器,通过将顾客现有的手机进行评估,以一定的价格回报给予回收。这就很好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手上已经有一部手机,但又想与时俱进,购买性能更好的手机,通过回收机器,将现有手机折现,再低价购买新的手机,一举两得,既解决了消费者的痛点,又刺激了手机行业的发展。
通过回收换购新手机提升复购率
那么,在实体书店的定价策略中是否能够借鉴手机回收的策略,以此提升读者的复购率呢,我们不妨通过以下方案来计算回收复购的成本:
先确定图书换购概念:顾客以实际价格购买某本图书,在指定时间内阅读完后,将购买书籍及消费小票返回书店,书店根据书籍新旧程度给予一定折扣的优惠券,顾客再以优惠券购买新书,阅读完新书继续兑换优惠券,如此反复。
我们假定图书每本的成本为65%,换购形式为无门槛代金券,将图书回收品质分为三档:
一档:完好无损,不影响二次销售,折扣(代金券)为原价80%;
二档:翻页处有轻微折痕,有污渍,没有破损,折扣(代金券)为原 价50%;
三档:图书有破损现象,不能二次销售,折扣(代金券)为原价20%。
销售定位:
图书达到最大销售必然因素是目标客群和图书内容本身。
图书作为知识文化一定要有合适的文化场所作为载体才能有效销售,有了合适的文化载体图书就一定要有合适的品类,爆款书籍、热点话题相关的书籍是重点陈列。
下面我将以案例论述怎样投放无人售货机实现获利:
电影院
一部好的电影可以在同一电影院一天播放10个场次,一个场次可以容纳100人左右观看,假定入座率为90%,那么这部电影一天观影人数为900人,在这900人中想要继续延伸相关知识内容的人数占比假定为30%,而这30%的人群里有30%人数想要通过阅读书籍这种渠道获取知识,这些购买书籍人数则为900*0.3*0.3=81人。
这时恰好在电影院旁边放置了无人售货机,售卖相关书籍,这81个目标客群有一半人数购买了这本书,那么这一天仅仅这部电影带来的收入就是40*60=2400元,已经超过了盈亏平衡点1223元。
商场
一个优质的综合商场必然会带来高客流量,我们以北京朝阳大悦城为例,周客流量为30万人,一天客流则为43000人。
这个阶段热门的话题是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假定这个商场人群中有15%的人追剧,而通过电视剧想读书的人群为15%,有意向购买书籍的人群为15%,那么这个商场目标客群为43000*15%*15%*15%=145人。
这个商场放置了了一台无人售货机,售卖《长安十二时辰》(售价:79.6元)这本书,这145位目标人群,有15%的人经过了这台机器并产生消费,那么这台机器当天销售了145*15%=21本,营收金额为21本*79.6元=1671元,这个收入比盈亏平衡点1223元还是高的。
上案例我们可以分析,图书一定是单品爆款,符合时下热门话题,才会有跟多的目标客群,而最容易聚焦热门话题的一定是像电影院、大型商场、话剧院,或者是高质量的写字楼,客流聚集的交通场所,地铁口,交通枢纽,乃至自带粉丝、知名作家活动场地等等。
我们还可以再继续延伸,通过自动贩卖机,我们可以进行图书产品有效捆绑销售,提升利润,还可以有效进行品牌宣传,吸引读者,并获得粘性等等。
由此分析,自动贩卖机销售热点图书是非常可行的方案,它不仅投入小,更能打造爆款,还可以宣传实体书店品牌,迅速扩张,抢占市场。
试想实体书店通过一两家大店作为城市文化地标,多家小店作为文化休闲场所,自动贩卖机多点打造爆款。这样,实体书店在一座城市里,点、线、面有效穿插结合,相互呼应才能获取利益最大化,健康发展。五、总结
在新零售环境下,实体书店必须迎合时代,在以“以”为本、“货”品多元组合、突破固有“场”景,这三个环节中要实现突破和创新,才能在外界环境和内在制约因素下更好地发展。
以上观点皆为本人所思所考,仅做参考,也希望更多图书行业人士发散思维,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