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的普遍增长,也抬高了行业的规模门槛。按照该机构的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末,已有27家房企的销售规模超过千亿。到今年年末,预计“千亿军团”的数量将突破30家。而在5年前,千亿房企仅有7家。
12月2日,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今年11月实现合约销售额约305亿元,合约销售面积178.3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大涨60%、61%。以价换量是世茂取得销售突破的主因,当月世茂的平均销售价格为17106元/平方米,比10月略降4.8%。
至此,今年世茂已经实现了2277.3亿元的销售规模,提前完成2100亿的年度销售目标,并重回行业前十。
对于龙头房企来说,刚刚过去的11月并不“寒冷”。虽然恒大在收割完“金九银十”后出现销售下滑,但很多中型房企仍在加速冲刺。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今年前11月,百强房企的销售金额达到10.3万亿元,同比上涨17.7%。其中,11名到30名的中型房企销售增速为26%,为最迅猛的一个群体。
这一群体的崛起,使得大中型房企的市场占有率加速提升。华创证券的一份报告指出,今年前10月,30强房企的销售金额已经占全国房地产销售额的一半。而在2011年,这一比例仅为15%左右。
“这个行业最终会变成‘巨头的游戏’。”有房企人士如此总结。
“千亿军团”将超30家
今年11月份,万科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64.5万平方米,合同销售金额545.4亿元,继续维持稳定。今年以来,万科的月度销售规模维持在430亿至670亿之间。如果抛开今年2月春节因素的影响,万科的销售数据基本没有出现大起大落。
今年前11月,万科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69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3%,合同销售金额5735.3亿元,同比增长5.44%。
恒大曾在8月末启动大范围的价格优惠策略。受此影响,“金九银十”期间,恒大接连刷出831.3亿元、903亿元的行业月度销售记录。到11月,随着促销措施逐渐退出,恒大的销售额大幅下滑至370.6亿元。
即便如此,今年前11月,恒大仍然凭借5805.6亿元的销售规模反超万科,升至行业次席。
房地产业的“销售之王”仍是碧桂园。今年以来,碧桂园不再公布全口径销售数据,而改为发布权益销售金额。根据易居克而瑞的统计,今年前11月,碧桂园的全口径销售数据已经达到7515亿元,同比增长13%。
易居克而瑞的统计还显示,融创在前11月实现5004亿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至此,中国房企的“5000亿俱乐部”已经扩充到4个成员。
在已经发布销售数据的房企中,销售数据以增长为主。今年前11月,新城控股合同销售2465.62亿元,同比增长24.17%;融信销售1260.93亿元,同比增长16.5%;奥园销售1012.7亿元,增长37%。但小型房企表现不佳,前11月景瑞控股的销售规模为206.31亿元,同比下降4.55%。
今年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施压,部分区域市场也出现下行。为了回笼资金,品牌房企普遍加大了销售力度,并使得销售升温。大中型房企中,除绿地、泰禾等少数企业出现下滑外,业绩“飘红”仍是主旋律。
易居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金额约为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7.7%。
销售的普遍增长,也抬高了行业的规模门槛。按照该机构的统计,截至今年11月末,已有27家房企的销售规模超过千亿。到今年年末,预计“千亿军团”的数量将突破30家。而在5年前,千亿房企仅有7家。
房企生存“两重天”
随着行业供需关系的逆转,以及楼市调控的常态化,近些年,房地产业的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
根据华创证券的报告,2019年1-10月,50强房企销售金额达到7.5万亿元,占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的比重已经超过60%,而在2011年,这一比例还不到20%。在此期间,30强房企销售额占比从15%上升到50%;10强房企销售额占比从10%上升到30%。“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华创证券如此总结。
“房地产行业一直都是以规模为导向。”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融资、拿地中有明显的优势,销售中也容易获得品牌溢价。所以,“房企要想提高竞争力,做大规模几乎是唯一的路径”。
近几年,调控政策持续施压,部分区域市场进入下行期,规模的加持显得更为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随着融资政策的收紧,今年以来,多数银行发放房地产开发贷的范围已经从“50强房企”,缩减至“30强房企”。
信托公司也越来越“挑剔”。某知名信托机构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了看房企的排名外,也对项目所在的城市、区位等有严格的要求。因为信托对投资回报率要求高,必须选择“最好的项目”。
北京某千亿级房企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们的融资渠道也一直比较畅通,只是(在市场不好时)成本要高一些。银行授信额度每年都用不完。”
相比之下,小型房企更容易出现资金问题。据统计,2019年以来,共有13只房地产行业债券违约,涉及发行主体3个,分别为颐和地产、国购投资和华业资本——均为小型房企。而今年10月,三盛宏业也因未能兑付内部理财产品而遭遇员工“维权”。
张大伟说,从比例来看,目前真正出现债务违约的企业数量占比很小,说明行业还没有恶化到小公司活不下去的地步。但与融创动辄启动百亿级收购相比,小房企的日子可以说相当不好过了。
他表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趋势还将持续。“很多小企业已经拿不到地,没有冲规模的后劲,但大房企还在不断拿地。”根据中原地产的统计,今年前11月,50强房企的拿地支出已经突破2万亿,同比上涨17%,创历史新高。
“房地产业最终会变成‘巨头的游戏’。”前述房企人士认为,如果楼市调控不出现根本性的松动的话,未来行业有可能出现一波破产潮,其中以小房企为主。中型房企则会出现分化,“要么赶超,要么掉队。”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