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财 > 正文

付了8万元后 TA说关就关!还有上百人 也是干瞪眼!

来源:东方头条编辑:中经财讯网2019-12-13 18:03:16分享
摘要:图说:章女士签订的私教合同来源/投诉人供图(下同)  市民章女士向新民晚报记者反映:一年来,她前前后后在“摩德健身”

  图说:章女士签订的私教合同来源/投诉人供图(下同)

  市民章女士向新民晚报记者反映:一年来,她前前后后在“摩德健身”充值了8万多元。如今,健身馆说关就关,“接手”的“下家”似乎也不靠谱,让她陷入拿不回钱、又享受不到服务的窘境。

  而和章小姐有相同经历的消费者,有近百人之多。

  3个月充值8万元

  章女士说,去年9月26日,她来到位于虹口区广灵四路524号3楼的摩德健身。 尝试后,感觉不错,便当即办理了一张两年期的会员卡,花了2888元。

  2018年9月,章女士办理了私教体验课合同,360元一节课,共6节课,花费2160元。一般而言,去健身馆健身,请一两个专业“私教”,再正常不过。章女士经过比较和店面私教经理的推荐,办理了几节私教课“体验体验”,花费2160元。约一个月后,章女士又在私教的“指导”和“建议”下,增加办理了110节私教课,共计37620元。去年11月8日,一位私教又以“拉伸训练”课程效果较好为由,竭力推荐章女士继续购买课程。章女士又购买了专项课程,价值40000元。

  也就是说——从去年9月到11月,短短3个月,章女士办卡充值,花去了8万多元。

  章女士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当时自己满脑子都是尽快“瘦身塑型”,拥有“人鱼线”“马甲线”,可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今年12月2日,当她向往常一样来到健身房时,却看到大门口贴出一张关店通知。

  健身房“突然”贴出告示,表示无力维系经营

  帮忙君从这份通知中看到,店家表示,“因各项成本过高,坚持至今现已无力经营。近期又因电梯安全问题、水箱使用等问题被客户多次投诉,在和物业沟通无果情况下,选择闭店。”

  章女士向店方提出退款,但始终没有回音。

  维权群已有近百人

  章女士说,据她了解,充值几万元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他们已自发组织了一个“维权群”,目前已有99人,还在不断增加。

  市民黄女士同样非常糟心。她告诉新民晚报记者,像章女士一样,她也是先前听信私教的“建议”,前前后后充值了4000余元。目前,她也陷入了“上课不能上”“要钱要不到”的尴尬境地。

  “善后”根本不靠谱

  那么,通知上写有的“龙健身品牌三家分店可无条件接受本店所有会籍及课程”的承诺,执行得又如何呢?

  据会员们反映,1470开头的电话热线,始终无法接通。对此,章女士和黄女士都连连摇头:我们按通知打热线,100年都打不通。去现场,也始终没个准信。

  新民晚报记者分时段多次拨打了“1470”开头的该“客服热线”,却始终无人接听。记者从多名消费者处了解到,事发后,他们多次联系,甚至还搜索出了公司法人代表信息等,但都无济于事。

  随后,新民晚报记者又拨打了摩德健身贴出的通知上提到的龙健身三家门店的客服电话,了解情况如下:

  龙健身仙乐斯广场店

  该店态度尚可。工作人员表示,凭借之前在摩德健身签订的合同,可以来门店继续课程和服务。如果之前的合同遗失,那么龙健身仙乐斯广场店将会核实,一旦核实信息有效,才能继续享受服务。不过,核实的周期会比较漫长。“一般来说,可能要等农历新年之前,我们才会核实好相关信息。”

  龙健身利通广场店

  该店就没有那么客气。工作人员告诉新民晚报记者,之前的消费者可以来门店继续健身,但前提是必须要携带实体会员卡和纸质合同,不然,他们就不会接纳之前摩德健身的消费者。“我们门店本身就是义务接纳的,必须要按照要求来办事。”

  龙健身杨浦黄兴店

  新民晚报记者多次拨打前台电话,却始终无人接听。

  不过,对于去这三家门店继续健身的“替代方案”,消费者们显然并不认同。

  ■ 首先是“嫌路远”。

  不少消费者坦言,原本办理健身的时候,就是看中离家近。现如今,提供的三个门店都离自己家有不少距离,来回奔波,太折腾。

  ■ 其次是“怕套路”。

  一些消费者也表示,在“接手”的龙健身里继续上课,是否有“续费”“续会员”等门槛要求,这些通知里都没有说明。另外,提供的课程是否与之前的等值、等价、等量,也无从知晓。“万一又被‘推销’了私教课,不是又有被‘套路’的危险了么?”

  律师说法:退费还是转会消费者说了算

  上海市经建律师事务所主任应慧鹏律师认为,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健身房在通知中向消费者提出的“转会”方案,即表示因经营不善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将对消费者提供健身服务的合同义务转移给第三方,对此,消费者有选择接受“转会”方案或者要求退费的权利。

  小贴士:预付卡消费小心再小心

  应慧鹏律师再次提醒消费者,在进行类似“预付卡”“充值卡”消费前应谨慎考察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和经营实力。当支付预付款后却遭遇商家“关门”、老板“跑路”等违约情况,应保留付款凭证、合同等有关证据,通过协商、投诉、报案、诉讼等途径解决。

(文章来源:新民晚报)

相关阅读

新闻总排行

图片新闻

本月排行

@copyright 2016 - 2019 http://www.fhcjwa.com/ 丰和财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