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业 > 正文

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东方头条编辑:中经财讯网2019-10-31 11:55:41分享
摘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各地立足县域实际,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文化基因、产业基础以及比较优势,在一定空间内围绕特定产业链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各地立足县域实际,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文化基因、产业基础以及比较优势,在一定空间内围绕特定产业链条形成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组织集聚的现象。通过产业集群建设,可以引导资源集中、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要把握全球经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各地立足县域实际,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文化基因、产业基础以及比较优势,在一定空间内围绕特定产业链条形成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组织集聚的现象。建设产业集群,可以引导资源集中、发挥集聚效应、形成规模经济。多年来,我省一直十分重视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方案》要求,“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体量大、专业化程度高、延伸配套性好、支撑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并提出到2022年,我省县域特色产业结构要进一步优化,年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170个左右,超100亿元的达到100个左右。实现这一目标,各地要着眼高质量发展,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从实际出发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富,国家强。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支撑。我省县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县域经济在我省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我省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换挡提速,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更大力度发展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要看到,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和根基,坚持“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集群化”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省县域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白沟箱包、香河家具、阳原皮草、昌黎葡萄酒、安平丝网、清河羊绒、永年标准件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截至2018年,全省产业集群企业总户数17.8万户,实现营业收入28797.1亿元,年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产业集群351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要看到,虽然我省县域特色产业品类多、基础好,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潜力巨大,但仍存在特色产业聚集度不高、知名品牌较少、领军企业缺乏、高端增值环节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如何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实现县域经济提质增效,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遵循区域发展规律,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因地制宜,龙头带动。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基因和区位优势,科学定位特色产业,扬长避短、厚植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形成错位竞争的布局。充分认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对发展潜力大、协作带动能力强、市场竞争优势大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在政策、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对上下游中小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延伸、完善,打造知名特色品牌。

  绿色发展,借势发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算好经济账、生态账、未来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县域特色产业园区内,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推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抓住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动我省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借助雄安新区建设,加快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制造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利用张家口举办冬奥会窗口期,壮大旅游、冰雪等特色产业集群;结合大运河文化带规划建设,发展文化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优势,秉持开放共赢、创新共建、协同共进的理念,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层次高、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中谋划产业布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中做优,无中生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瞄准需求升级,创造更优供给,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有中做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创新设计、“互联网+”等途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中生有打造高端高新产业。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

  城乡统筹,海陆并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各地的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处理好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关系,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快城乡经济体之间资金、人力、科技、信息等各类要素双向流通,增强区域发展的协同性。强化海洋导向,重视海洋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依托海洋特有的资源禀赋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海洋资源大省,我省要积极发展海洋特色产业,使之成为支柱产业。

  把握趋势、聚焦重点,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加强顶层规划,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产业集群内的协作和协同创新。充分发挥产业集群企业的集聚发展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配套中小企业产品,鼓励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建立稳定、长期的产销合作关系,促进产业集群内部的合理分工和错位发展,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企业协作配套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制定路线图。明确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阶段性任务及重点依托的企业和项目,引导各地精准定位特色产业,推进特色产业园区提质扩容,推动资源要素向特色产业园区集中。三是持续提高服务意识,努力打造良好营商环境。制定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加快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化政策供给,营造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和文明友善、诚实守信、尊崇创新创业的区域文化环境,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创造有利条件。

  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培育企业家精神。一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瞄准国内外行业先进水平,从研发、制造、运输等环节,制定可对比、可参照的对标体系,持续开展对标活动,不断引进和开发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二是设立产业集群或中小企业专项资金,定期开展企业家培训、行业对标等活动,引导企业家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培育全球化视野,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三是汇集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集群企业等,组建重点行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提升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的水平和效率,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优化产业链条,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坚持市场导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围绕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完善配套产业,引导投融资机构和平台对弥补产业链缺失、薄弱环节的重点项目入股投资,对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不断拉长和完善产业链条,打造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配套完善、成长性好的产业集群。二是积极培育建立与产业发展相关的技术咨询、品牌设计、人才培训、金融服务、产品质量检测、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市场调研以及行业协会等机构,帮助企业及时把握市场需求、打造地域品牌,有效提高特色产业集群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三是明确产业园区定位,优化园区规划,加强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功能完备的园区产业生态系统,加快重点产业向园区聚集。

  发展数字经济,助推产业转型创新。随着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要大力推进特色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全球经济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趋势,积极拥抱数字经济“新蓝海”,推进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将数字经济打造成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相关阅读

新闻总排行

图片新闻

本月排行

@copyright 2016 - 2019 http://www.fhcjwa.com/ 丰和财经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