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不仅仅是应对几种疾病,而是人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管理。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每一个人能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运动习惯,个人的健康红利才能转化为国家的发展红利。”
10月29日,在以“健康中国科创先行”为主题的“2019中国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表示,医疗资源需要创造,更重要的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配置,将医疗资源用到最合理的地方,是人类健康维护中的重要命题。
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
在论坛上,金碚以《枪炮、病菌与钢铁》一书中所阐释的人类与病菌斗争史,说明人类健康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纵观人类历史,工业革命后,随着制药工艺萌芽发展,加之营养、卫生条件的改善及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类平均寿命从30多岁延长到40多岁。进入新世纪以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成为制约健康和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挑战。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作为衡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同时也被视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35岁左右。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治疗水平显著提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当前的婴儿死亡率6.1‰,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岁。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一系列政策方针出台,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绘制了“路线图”及“施工图”。2019年7月,《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出台,明确将“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得到较大提高”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总体目标之一。
在金碚看来,经济学研究的目标是关注人的幸福和发展,而健康是人的幸福之源。人们拥有了健康,才有能力完成其他“功能性活动”,从而实现有价值的生活,个人的健康红利才能转化为国家的发展红利。
“现代社会,生活习惯、遗传因素、年龄增长发生的人体器官老化等因素,威胁着人类健康。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够简单地说,健康是和细菌作斗争的结果。如果说是斗争,更多是人和自己生活习惯的斗争。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个人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占60%。”金碚说道。
金碚提到,现代社会越发展,精神不健康的人越多。往往是教育水平越高,成就感压力越强,心理负担越重,这部分人的精神健康状态越值得关注。这说明人类健康的主题也在发生变化。不仅是生理健康,而且还有心理健康。
因此,实际上人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每一个人能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运动习惯,每一个人清楚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同样重要,每一个人都能呵护自己的身心状况,才能实现自我健康管理,才能变被动医疗为主动管理,从“治病”到“治未病”的治疗观念转变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