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正式收官。2019年前三季度,沪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6.60万亿元,净利润2.55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9.12%和8.06%,其中近七成公司收入增长、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将上市公司业绩数据与宏观政策叠加分析可以发现,今年以来,政策落地效果十分显著。受益于促消费等政策的影响,部分行业业绩持续保持较快增长。
上交所表示,沪市主板公司各主要行业营收持续增长,部分行业业绩持续保持较快增长,主要集中在基础消费品、先进制造和服务支撑行业。
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净利润同比增长22%、23%;先进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业绩较为亮眼,专用设备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化学纤维制造、运输设备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现净利润约205亿元、59亿元、115亿元、150亿元和192亿元,同比增长42%、41%、33%、21%和20%;传统服务支撑行业中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净利润增长17%。
《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围绕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已经在多领域齐发。例如:1月28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6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8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20条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10月14日,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导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10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新时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服务业发展方向,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实。10月22日,国家发改委组织召开促进消费专题会议,文化和旅游部、商务部等结合各自职能对下一步促进消费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促消费政策促进了市场需求端的繁荣;第二,一些规范、优化市场环境的促消费政策切实提升了消费者信心;此外,今年以来多地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对于刺激消费形成利好。总体来看,优化市场供给、优化市场环境、优化消费环境的促消费政策共同推动了相关产业或公司的业绩增长。
付一夫表示,我国消费市场总体规模逐年扩大,消费结构将持续优化。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减税降费政策落地、促消费政策逐步显效等多因素带动下,居民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基础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等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