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4日2440点到4月8日3288点,A股发动春季行情之后,半年多来,A股的价值中枢在2930—2950点。以此为轴心,大盘一直在上下50点范围里窄幅波动,显现“百点纠缠”。这种“百点纠缠”,实在让投资者揪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新股“堰塞湖”封杀了3000点上方空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股市与世界股市已联成一体。然而,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金融危机发源地美国的股市,早已征服了危机前的高点,在连续10年大牛市中,100多次创了历史新高;欧债危机发源地的欧洲各国股市,经济增长仅1%都不到,但也是连续10年大牛市;日本股市10年来也从6994点涨到24448点,涨了2.5倍;德、英、法、意等国股市纷纷创历史新高,表现非常强劲;包括印度、巴西、越南等新兴国家股市,K线图上,也是一派持续大牛市的繁荣景象。
唯独40年经济年均增长9.8%,至今仍然保持6.2%增速,在全球经济一枝独秀的中国的股市,至今连金融危机前高点6124点的半山腰都过不去,13年前的3000点竟成了“铁顶”。
3000点的指数恐高症,首先是受到新股扩容“堰塞湖”的压制。
今年上半年仅发行64只新股,募资613亿,所以上半年的春季行情火爆,各指数的涨幅均达到35%—40%,堪称是一波中级牛市。但是,从下半年开始,新股扩容层层加码,A股就每况愈下了。7月发新股42只,募资505亿,一个月几乎相当上半年的融资额。8、9两月,由于新股需补上半年财务数据,发行放缓,约募资100多亿。到了10月份,新股扩容再次加速,募资346亿,仅渝农商行就募资100亿,占了三分之一。10月底,有11家公司发招股书,募资438亿。其中“大块头”浙商银行126亿,邮储银行280亿,京沪高铁也将发行。12月,根据上交所年底前科创板上市公司将达到80—100家的进度表,科创板又将批量上市。
大小非减持对指数杀伤力巨大去年是小非解禁的高潮,今年到明年则是大非解禁的高潮。
由于新股发行时,总盘4亿股以下的公司,上市时仅流通四分之一;四亿股以上的公司,上市时仅流通十分之一。也就是说,1—3年后,原来的1只新股将变成4只或10只新股。大小非解禁的市值,4倍或10倍当年新股募资额度。
据数据宝统计,从11月到明年一季度,将有1541亿股大小非解禁,按现有股价,解禁市值高达1.9万亿。
机构入市资金的增加守住了2900点底线
10月31日,央行公布了境内外机构三季度持股中国股票的数据。国家队:持股市值4.35万亿,较半年报又增加了2300亿;公募基金:持股市值2.2万亿,较半年报增加了1156 亿;保险资金:持股市值1.3182万亿,较半年报减少141亿;社保基金:持股市值1658亿,较半年报增加了130亿;养老基金:持股市值122亿,较半年报增加了3亿;券商:持股市值346亿,较半年报增加了21亿;QFII:持股市值1042亿,较半年报减少了74亿;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市值17685.54亿,较去年底的11517.35亿增加了53.56%,创了历史新高。
做一个加法,8大机构持有A股市值共8.18万亿,占流通市值45万亿的18.2%。
一方面,无论是境内外机构原有的持仓市值,还是新增的持仓市值,绝大多数是上证50的大盘股和沪深300的中盘股,对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和上证综指,具有举足轻重的稳定作用。
另一方面,这9个月,外资新增的市值,比去年底增加的幅度较大,为53.56%,表明外资看好作为全球估值洼地的A股的后市。
摆脱“百点纠缠”有赖于基本面改善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指数的“百点纠缠”,使A股走向良性的慢牛轨道?
首先,要像韩志国近日主张的那样,必须在股市的定位上纠偏。即在市场定位上,是以投资为主,还是融资为主?在监管定位上,是行政管制,还是由市场决定?在发展定位上,是注重市场规模,还是追求市场效率?在A股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股市情况下,监管层应该突出后者。
其次,在化解新股扩容堰塞湖和大小非减持堰塞湖上,要广泛听取市场各方意见,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应及时新老划断,以对新股股权结构改革(控股股东比例不得超过三分之一)为突破口,一劳永逸地杜绝新的大小非堰塞湖源源不断地产生。
再次,给A股以休养生息、修复行情的机会。既然监管层一再强调目前A股是全球的估值洼地,很有投资价值,那就不应把外资放在引进中长期资金首位,而应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放缓扩容,尤其是排除周期性传统产业的大盘股上市,以便让国内广大居民的资金踊跃入市,来填补A股的估值洼地,为他们创造财富保值增值的机会。
最后,还有赖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的改善。如中美贸易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各项经济指标止跌回升,上市公司业绩提高,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高科技股显示其高成长性,取消印花税和大幅降低券商交易税,建立严厉打假的各项制度等。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