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重磅推出【中国脱贫传奇④】从“去不得”到“了不得”

来源:东方头条编辑:中经财讯网2019-11-27 10:00:00分享
摘要:搬迁群众的孩子到纳雍县城幼儿园学习,融入了新环境。纳雍县广场舞大赛在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举行。中国哪里最穷?“天无三日晴,

搬迁群众的孩子到纳雍县城幼儿园学习,融入了新环境。

纳雍县广场舞大赛在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举行。

中国哪里最穷?“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曾是其中之一。

贵州哪里最穷?毕节,这个许多人眼里的“贫中之贫”,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都挂了号。

毕节哪里最穷?“纳威赫”——当地俗语中的纳雍、威宁、赫章3个县,穷到“去不得”。

脱贫攻坚,就要攻最难的那一个!

莽莽群山见证,在毕节、在“去不得”的“纳威赫”,让人感叹“了不得”的脱贫新故事正一个接一个。

“这几年,要是时间长了没吃土豆,还有点馋那个味道呢!”

“去不得”的纳威赫,怎么去?

秋末的贵州乌蒙山区,烟雨蒙蒙。车子沿着新修的柏油路绕过一重又一重山,穿越林海、隧道,来到毕节市纳雍县寨乐镇英底村。

“现在有福啰,有高速路、有省道,从县里到这没2个小时。以前出趟门,车子要开一整天,遇上山体滑坡,一个星期困在路上是常有的事。”73岁的英底村村民李华秀说。

英底村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布依族、彝族、苗族、汉族共居,全村600多户分布在陡坡底、沟壑间,日子没个盼头。

之所以“去不得”,首先是路难行。

李华秀告诉记者一句当地流传的俗语:“去时天不亮,来时月亮上。”

村里人长期靠烧柴、烧煤做饭取暖。背煤是个辛苦活,但家家躲不掉。太阳还没露头就得出发,背上背篼走几十里山路,爬坡过坎去运煤。路上饿了怎么办?随身带着烤土豆,啃两口接着走。渴了,就喝山里的溪水。每次把煤背回家,身上又是泥又是土,抬头再看看天,已是月挂枝头。

“去不得”,还因为房子太差,没法子住。

“老房子?还是别看了吧!真嘞不能看,太老火(当地方言,意即寒酸)。”村民蒙中富再三推拒。

究竟是什么样的房子?记者顺着坡往上走,拐几个弯,眼前是一座布满裂纹的小屋。房子不高,刚过2米,两扇木板拼成了门,窗户不足半平方米,四周紧围着树木和藤蔓。走近了看,原来是用黄土、石头、砖块简单“拼接”成的,墙上大洞挨小洞,宽窄不一的裂缝在中间游走。推开门,一股霉湿气袭来。

“我说不能看吧?大中午嘞房子里都没阳光,但那时候有得住就不错了!”蒙中富说。

“去不得”,不仅是行不得、住不得,还有吃不得。

一天两顿饭,土豆当家,主食是土豆,菜也是土豆。老蒙烦透了土豆,又感谢土豆。“年头不好,连土豆都不够吃。”

关于吃,当地也有句俗语:“高山老箐,洋芋当顿。想口米汤喝,除非痛大病”。英底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土地零散贫瘠,以前只能种些土豆和苞谷,村民基本吃不上大米。只有生病时,家里才会弄点米汤给补身子,算是特殊待遇。

“唉,想到以前嘞生活,眼泪都要流下来。”老蒙声音发涩。

好在,这“去不得”的一切明显改变。

路修了,“纳威赫”多数村寨通了柏油路、水泥路,坡上坡下也有了硬化的连户路,下雨天再不是“出门两脚泥”。

敞亮厚实的砖瓦房盖了起来。“做了一辈子饭,总算不用背煤烧煤啰。”李华秀对记者说,“新房通电、通水,烧饭省太多事,以前想也不敢想!”

现在的老蒙,“想吃肉就吃肉,想吃白米饭就吃白米饭,生病不生病都能吃”。一些村民告诉记者,早年顿顿吃土豆,吃得要吐,“这几年,要是时间长了没吃土豆,还有点馋那个味道呢!”

“没人愿意穷。动脑筋、努力干,把穷气甩得远远嘞!”

“去不得”的好福气是怎么来的?

“没人愿意穷。以前实在找不到出路。外人不知道我们这的情况,土地薄啊!都一小片一小片嘞,两三平方米的地块算好地了。好不容易在山上分到几块坡耕地,费劲种点土豆苞谷,产量低,自己填填肚子,根本卖不出几个钱。想搞点产业,一没技术二没钱,眼巴巴靠天吃饭。”蒙中富说。

2016年,得益于纳雍县推出的优化扶贫产业机制,老蒙平生第一回搞起了养殖。没钱买仔猪?政府补助加银行“特惠贷”,老蒙当年拿到5万元启动资金。不懂怎么养?县里专门到村上组织技能培训,驻村农技员手把手教他养殖技术。老蒙记得,刚干养殖时,他和老伴差不多一天24小时守在圈舍边上。

效果怎样呢?老蒙带记者来到猪圈前,指着几头肥猪:“看它们被我养得多肥壮!你要是早来一个月,圈里猪更多。前阵子刚卖了9头猪,赚了不少票子。”

“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吗?”

“有哦!家里适合种植的几亩地都改种辣椒了。没想到这小辣椒比土豆能卖钱,每亩能赚几千块。这拨辣椒收了,我还想再租几亩地多种点辣椒。”

“销路好不好?”

“这个不用想啰,每年都有收购商到村口,价格也不赖。”

老蒙去年纯收入有3万多块,是几年前的好几倍,今年养猪赚钱多,收入估计比去年还高。“一年三四万,在先前就是做梦。”

有了政策、修了公路、来了资金、还有人上门服务,今天的英底村,养猪、养牛、养鸡、种辣椒、种板栗、种李子……各项产业扶贫红红火火。

2017年,英底村实现脱贫,告别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

扶贫特岗人员陈易玲的工作台账里,一连串数字记下英底村的脱贫足迹——

全村2019年种植辣椒400亩,亩产值达到5000元;退耕还林的坡耕地主要种植板栗和李子树,其中板栗400亩,布朗李1500亩。

每逢大晴天,李华秀习惯和几个老姐妹到村口晒太阳补钙,条件好了,更惜命了。

“以前呀,都讲命不好,生在这么个鬼穷的地方,吃顿肉都难,一辈子就这样了。现在村里人老嘞小嘞,个个开心着呢!国家政策这么好,一定要动脑筋、努力干,把穷气甩得远远嘞!”李华秀说。

“日子过成这么安逸,只想在新环境把工作干好,哪还愿意再回去住哦!”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如果“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脱贫路该怎么走?

跳出深山找路子,毕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开启。

今年5月,张学科进了城。从纳雍县骔岭镇半边街村,搬进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珙桐街道白水河社区。

张学科告诉记者:“其实刚听说要搬来时,还是有顾虑嘞。我一个农民到了城里,田无一块、地无一丘,想吃泥土都没有,更别说吃饭啰,就怕搬过来生活不下去。”

“有得住、没生计”,的确不可长久。

怎么打消搬迁群众的疑虑?纳雍县珙桐街道党工委书记高云介绍,县里为搬迁群众就业创业难题“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包括采取公益岗位、扶贫车间、自主创业及劳务输出等方式,目前有劳动力的8250户21398名搬迁群众中,15516人有了“饭碗”,实现1户1人以上就业。

张学科当上社区的讲评员。他每天都挨家挨户跑跑,宣传国家政策、协调家庭矛盾、督促爱护环境、宣讲好人好事。

“我这个讲评员,相当于过去村寨里的‘寨老’呢。前两天,有家长打小娃,后来小娃离家出走,就是我和社区单元长一起帮着找回嘞。”张学科说。

最近,张学科工作重点是社区卫生,他琢磨了几天,编了个顺口溜:“农村搬到城里头,烟头垃圾别乱丢,把它扔进垃圾桶,珙桐新区亮赳赳。”

张学科说:“原来村里哪有什么垃圾桶。进了城,大家就要养成垃圾进桶的习惯。我这顺口溜,好多人记住嘞。”在他看来,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住进新楼房,还要有活干、改习惯。

关于今后的打算,记者问:“有没有想过回原来的地方去?”张学科直摇头:“我这个讲评员公益岗干得带劲,每个月有工资。两个儿子出去打工赚钱了,儿媳妇在社区的学校食堂做饭,一大家子收入比住在农村强多啰。日子过成这么安逸,只想在新环境把工作干好,抓好小娃的教育,哪还愿意再回去住哦!”

“生态好了,穷根也跟着被斩断啰!”

“去不得”的“纳威赫”,还在吸引更多人“来做客”。

在纳雍县厍东关彝族白族苗族乡陶营村,村委会副主任杨有松一听记者要了解脱贫情况,就说先上山转转。可快入冬了,山里能看到啥?直到登上海拔1000多米的观景台,记者才明白:放眼望去,山坡上,3万多亩樱桃林纵横密布,35公里采摘步道蜿蜒其间,还真把记者震住了。

“这樱桃林是宝贝,不仅帮村里脱了贫,还把人气都招来了。如果2月份过来,漫山遍野,一大片的花海,会更美!”杨有松介绍。

水土流失严重、到处裸石山地的纳雍县,为啥想起种樱桃?

“当时我们就认定一条:不管种什么,一定要有利于水土保持,不能‘越垦越穷’,让生态这么坏下去。不然,别说脱贫,可能都没法生活嘞。”杨有松说。后来的探索中,他们发现玛瑙红樱桃适应性强,水土保持能力好,就开始鼓励村民改种樱桃。

可挑战又来了,村民们不愿意放弃种苞谷:“这大山上,苞谷都种不好,还种啥子樱桃!”

陶营村免费发放了樱桃苗和肥料,所有村干部都动起来,挨家上门动员,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干脆就“驻扎”。一家、十家、百家……参与的村民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好,现在全村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种上了樱桃。

8年前开始种玛瑙红樱桃的赵高贵是尝到甜头的:“以前的荒山荒坡只能种苞谷来喂肚皮,改种玛瑙红樱桃后,收入涨得快,村里有了沥青路,下雨天,地上水都是清的,舒心嘞!”

看到樱桃收成好,附近村庄也坐不住了,目前整个厍东关乡10个村有9个都种了樱桃。

“厍东关乡长期水土流失的状况得到了根本遏制,林草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到76.3%。”乡文化站工作人员杨洁在樱桃树下对记者说,“生态好了,穷根也跟着被斩断啰!”去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1372元,是30年前的60倍以上,累计减贫1778户569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9.61%。

“我们集中打造了总溪河樱桃产业农旅结合先导区,春天樱桃花开,河畔鸟语莺歌,冬不冷夏不热嘞,游客都爱往这跑。”杨洁说。

2月赏花,4月采摘,6月漂流,9月山地观光……今年以来,厍东关乡已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0万元。景区建成后,樱桃价格平均每斤也涨了3至5元,日均销售樱桃240吨以上。在乡村旅游撬动下,全乡樱桃种植实现年产值1.46亿元,带动人均增收5960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厍东关乡的人们信了这个理。临别时,杨洁向记者发出邀请:“明年樱桃花盛开的季节,一定来看看哇!”

“毕节开发扶贫30多年,贫困发生率从56%降到5.45%,森林覆盖率从14.9%提升到54.19%,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795元、376元增至29888元、9345元。今年,全市将再减少贫困人口37.4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6%以下,实现418个村出列。”毕节市有关负责人显得蛮有信心,“到明年底,毕节肯定能全部脱贫!”

“纳威赫”,不再去不得了。新时代的“纳威赫”乃至整个毕节,能去得,了不得,有看头,更有奔头!

(记者 邱海峰 图片均由陈炯吉摄)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11月25日 第 04 版)

【中国脱贫传奇】系列:

【中国脱贫传奇①】十八洞村彻底变了!

【中国脱贫传奇①】十八洞村:穷,就从根上拔

【中国脱贫传奇①】记者手记:精神脱贫要走在前头

【中国脱贫传奇②】悬崖村的2556级钢梯

【中国脱贫传奇②】云端上的脱贫路

【中国脱贫传奇②】记者手记:盼更多的“悬崖村”走出新路

【中国脱贫传奇③】西海固洋芋翻身记

【中国脱贫传奇③】翻越最后一座“高山”

【中国脱贫传奇③】记者手记:就得有不脱贫决不罢休的劲头

【中国脱贫传奇④】纳威赫,不再“去不得”

相关阅读

新闻总排行

图片新闻

本月排行

@copyright 2016 - 2019 http://www.fhcjwa.com/ 丰和财经网 版权所有